- 当前位置:
- 首页
- >
- 公益活动
“暖心灶台”聚人气助秋收
来源:黑龙江新闻网 作者:韦洪基 刘晓云 发布时间:2025-10-30
一排排、一行行成熟的玉米,在秋风中摇曳着饱满的身姿。随着大马力收割机的轰鸣声,金黄的玉米棒翻进了车斗里,散发出缕缕甜香......
村委会的大食堂里,一口老铁锅稳稳架在灶台上,灶坑里燃烧的柴火噼啪作响,跳跃的火苗映红了锅底。锅里“咕嘟咕嘟”冒泡的浓郁汤汁,裹着软烂入味的肉块和吸饱了精华的蔬菜,飘出阵阵浓香......
这里是牡丹江穆棱市下城子镇孤榆树村。秋收开展以来,村委会又如期为村民支起“暖心灶台”,以一锅热乎大炖菜,为秋收一线注入“温度”。
孤榆树村地处山区,秋收时节农活繁重,往年村民们为抢农时,常常在田间啃干硬的馒头、喝白开水,甚至吃不上午饭。辛苦劳作后饥肠辘辘的模样,让村党支部书记齐晓东看在眼里,急在心头。
“要让村民们吃得饱、吃得香,才能更有干劲儿!”齐晓东的想法很实在。自2023年10月起,他就自掏腰包,用直播打赏收入购置食材,在村委会开起了免费的秋收食堂。如今已经是第三个年头,每天有100多人在这里就餐。炖鸡、炖鱼、杀猪菜轮番上阵,几乎30天都不重样,每一锅菜都精心搭配,力求营养均衡。
“今天有海鲜豆腐汤,鲜美的虾仁和嫩滑的豆腐,还有白菜嘎啦鱿鱼,酸甜可口,11点准时开饭!”一大早,村里的大喇叭已经报出了中午的菜单。

齐晓东在做“秋收饭”
为了做好这顿“秋收饭”,清晨的阳光刚爬上村舍屋顶,齐晓东已经在食堂里忙得不可开交,额头上渗着细密的汗珠。“五花肉多切些,肥瘦相间才好吃,炖足一个钟头,得让老人也嚼得动!”他边用粗糙的手掌拍打着案板上的食材,边叮嘱帮忙的村民,同时还仔细查看食材准备情况。
中午11点,食堂渐渐热闹起来,木门被推开,村民鱼贯而入。刚从地里回来的村民司长宝,黝黑的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,端着搪瓷碗,麻利地盛好一大碗炖菜:“家里人还在干活,打包回去省事儿!这饭热乎又方便,吃完立马就上工。”
83岁的郭凤珍缓慢坐下,布满皱纹的手颤抖着拿起勺子,吃完两碗饭后,又细心地往饭盒里装了馒头和炖菜。“这是给家里患脑梗、行动不便的老伴带的。”老人说着,眼神里满是感激。

“暖心灶台”饭菜香
热气氤氲中,饭菜的温度悄悄融化了隔阂,曾经有矛盾摩擦的邻里,在同桌共坐吃饭时聊起家常,敞开心扉解开了疙瘩。许多中老年人主动加入志愿者队伍,挑水洗菜、分发饭菜,忙碌的身影成为食堂里一道亮丽的风景。就连邻村村民路过,闻到香味也会忍不住驻足称赞,纷纷询问何时开饭。
由于是自掏腰包,即便越来越多村民自发送来自家产的米面粮油,热心网友从全国各地邮寄来新鲜的水果食材,甚至路过的游客也主动捐赠现金或物资,齐晓东自己仍在不断贴钱。“缺啥我就买啥。去年贴了4000多元,今年10天就搭进去3000多元。但只要大家吃得香,再破费都值!”他说,“通过一顿饭,把大家的心气儿聚到了一起,比啥都重要。”